Table of Contents
关于
《解读中国经济》林毅夫
主要观点: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要利用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帮助本国的快速技术变迁,从而实现剩余的快速累积,实现更高的GDP增长率,最终赶上发达国家。
本书是作者汇总了在北大上课的讲稿而成。注意本书出版时间是20012年。
发展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五个问题
- 为何中国在前现代社会文明鼎盛,而在现代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 为何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绩效很差,而在改革之后却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
- 为何中国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开始之后经济发展的总体绩效很好,但却出现了经济周期波动、金融体系脆弱、国有企业改革困难、地区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等一些列问题?
- 在已迈进21世纪的今天,中国经济应进行哪几个方面的改革才可取得持续、快速、健康的成长?
- 中国当前经济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真实,人民币汇率的走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构建,等等
-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经济结构, 开放对外贸易, 参与全球化
- 1979年,进出口占GDP9.5%, 而2008年贸易依存度达到62%!!
- 最大的外汇储备国
- 自然增长率理论, 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除了在战争和收到自然灾害后的恢复期之外,都不能长期维持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而亚洲四小龙的多年超过7% 被认为是东亚奇迹。而中国在1979-2010年的32年中,中国经济增长率高达9.9%! 而总规模是1978年的20.5倍
-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 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 1979-2010脱贫了2.5亿,联合国统计当时脱贫人数还不到这么多,也就是说除了中国之外,世界的贫困人口增加了
- 国外人民买到了低价的优质中国货, 降低了国外人民(比如美国)的通货膨胀
- 97年东亚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底气来自于充足的外汇储备。并帮助东亚经济脱离危机,因为人民币变相升值了,加大了进口
- 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80-90年代,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美国的13%和26%,而到2000-2009,中国已成为最大贡献国,超过美国4个点
-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
- 世界经济增长火车头: 英国 -> 美国(二战后) -> 日本德国的战后复苏 -> 中国
- 经济增长的要素:
- 生产要素: 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资本累积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
- 产业结构: 决定生产要素分配。高附加值的产业能创造更多的剩余
- 技术:
- 制度: 在给定的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条件下达到最大产出边界,需要配套制度
- 技术进步与资本累积: 技术变迁较快才能在资本累积的同时,维持较高的资本资本回报率。否则如果技术不进步,那么随着资本累积增加,资本的边际回报会越来越低。当前的美国是否就是这样一种情况?????
- 《改造传统农业》, 之前大部分人认为,传统农业社会农民是不理性的,不会储蓄和积累,而现代农业社会的农民则是理性的,会进行各种投资(购买设备),认为这是导致传统农民贫穷的原因。而这本书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认为传统农业社会,技术变迁很慢,农民不累积和储蓄反而是最理性的。因为没有技术的快速变迁,累积并不会带来更好的收益。因此,技术变迁的速度很重要。
- 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 新技术是新的高附加值产业出现的根本原因
- 制度完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制度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技术创新: 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
- 发达国家以自主研发为主; 而发展中国家以技术引进为主
- 高风险
- 技术引进与后发优势:
- 依靠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 发展中国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用较低成本实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效率的提高,增加资本累积。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 引进技术成本低,技术变迁速度快,这儿是后发优势的最主要原因
- 中国的高速增长能否维持
-
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
- 收入不平等及城乡差距大: 改开初期差距在减少,但从1985年后,又开始扩大了
- 资源利用无效率及环境不平衡:
- 外部失衡及货币升值: 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盈余」,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 腐败问题
- 教育问题
-
作者早年写的文章,对中国的预测从现在来看,近十年的发展偏乐观了。按照任泽平的说法,现在中国已经进入增速换挡阶段。
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
- 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知道19世纪中叶还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而且在之前的17、18世纪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
- 国富论认为,分工越细,生产力水平就越高。而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中国古代统一时间较长,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
- 领先的技术水平: 在17、18世纪之前,中国技术处于全世界领先的水平
- 四大发明
- 活跃的市场经济
-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同时期也有活跃的劳动力市场
- 春秋时期就有了期货市场和投机行为: 范蠡在短时间「三聚其财三散之」很有可能是通过投机的方式来实现的
- 繁华的城市: 清明上河图
- 首屈一指的经济规模。《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知道19世纪中叶还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而且在之前的17、18世纪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最强的经济
- 逆转: 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
- 主要事件是西方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 「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使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
- 不少学者发现,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科技和工业条件,中国早在13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发生工业革命的边缘。
- 李约瑟之谜:
- 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
- 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的科学技术非常发达
- 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中国又成为技术落后的国家,没有继续维持原来的领先
-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
- 文化决定论: 认为是儒家文化比较保守的问题。提出者:韦伯。解释不了为什么一千多年前中国的领先
- 国家竞争假说和专利保护: 但是在欧洲早期也没有专利保护,专利保护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国家竞争假说是说欧洲分为多个国家,竞争产生优势。这个理论同样解释不了中国之前的领先
- 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中国过去的模式》基本上是说中国人口的增加,导致劳动成本过低,而新技术缺乏成本优势。本质是剩余累积太少,人口太多,劳动力价格太低。该理论的问题是,循环论证,剩余不足的前提是没有技术变迁或者很慢。第二是中国人口历史上存在多个波动,并没有印证这个假说的观点。另外中国的剩余累积率也挺高30%以上,实际情况是有剩余但是没有投资。
- 解释李约瑟之谜的新理论
- 工业革命的本质: 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才是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性。机械化很早其实就有了,《天工开物》
- 工业革命为什么没发生在中国? 欧洲技术变迁速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
- 发明的机制: 尝试错误。一种是通过经验来实现; 一种是通过科学的试验方法
- 对李约瑟之谜的解释:
-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具有优势的原因: 良好自然条件导致人口众多, 而当时的技术主要来自经验的积累,所以人口多具有优势
- 8-12世纪中国技术创新加速的原因: 人口南迁,提高了总体生产力水平,
- 现代社会落后欧洲的原因: 技术变迁的速度加快,是因为经验的重要性被科学的实验方法所取代。中国落后的直接原因是工业革命,但根伟重要的原因是西方在18-19世纪后,每当遇到技术发明瓶颈的时候,可以通过对基础科学进行投资的方式来克服这种瓶颈。即科学革命
- 那么为什么科学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 数学与可控制实验
- 现代科学相比于传统科学存在两个不同之处: 使用数学模型来表达自然规律,更加准确,更易于传播; 科学实验方法论,即可控制实验替代了经验。
- 科举制度使得社会上最聪明的读书人,没有积极性去学习数学与可控制实验。
- 欧洲为什么有积极性: 欧洲采用世袭制
- 中国为什么没有: 因为科举不考这些, 四书五经占据了读书人的绝大部分时间。
- 疑问: 事实上,中国的古代也有世袭制啊
- 科举考试早期也有数学, 但是数学对维护统治没设啊用,就取消了?? 《天工开物》的序言中就说,读这个书对科举没有帮组
- 总结: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官体系对社会发展是有利的,但它的优越性只局限在技术创新都是依赖经验来发明的时候
- 总结: 中国由于科举制所产生的激励机制妨碍了中国人对数学和可控制实验这种后天能力的学习,使得科学革命无法在中国产生
- 感想: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 基础科学无疑很重要,但是目前对基础科学的激励显然还是不够,这是否在未来也会成为一种制度障碍?
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
- 中国近代史上知识分子的探索之路
- 《文明的冲突》
- 中国早期知识分子救国救亡的探索
- 文化: 1. 器物; 2. 制度和组织; 3. 精神或伦理价值,行为规范
- 器物:洋务运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际上是在「器物」层次上进行改革。建立北洋水师、南洋及福建水师。但是甲午战争中, 中国更强大的军舰并没有打败日本,标志着这种改革的失败
- 制度和组织: 戊戌变法, 但是变法失败, 只保留了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
- 精神: 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 科学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流行
- 列宁主义模式, 无产阶级革命子啊中国失败,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人主要集中在租界,工人的对立面不是政府,工人革命带来的镇压反而给政府获利。
- 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可以说是列宁主义模式在中国的因地制宜的改造,激起了政府的镇压,推高了矛盾
- 新中国成立后照搬苏联经验的原因
- 为什么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
- 重工业可以让中国免受外国的欺凌, 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十分重要
- 苏联的重工业有限发展经验的成功。其他地区经济其实也是这个思路,重工业优先发展
- 进口替代战略
- 重工业优先发展与要素禀赋的矛盾
- 建设周期长、依赖进口、投入非常大即资本密集型,反而对创造就业比较有限,这早就了早期重工业发展带来了城市人口失业的问题,不得不执行「知青下乡」
- 而当时的中国,资本累积不足,导致资金价格非常高; 能出口的少所以外汇储备少,汇率就非常高; 资金分散难以动员,因为没有完善的银行和金融制度。
-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所以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成为了必然: 资本不足, 采用配额制,利率人为低估; 外汇不足,采用配额制,有限给重工业; 就业少, 就「知青下乡」
- 为什么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
- 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当时的生产要素的矛盾的解决:
- 干预银行, 压低利率
- 干预汇率, 压低汇率
- 干预价格, 压低工资、原材料等价格
- 这种干预导致资本、外汇、原材料等更加短缺,因而需要对这些短缺资金、外汇和原材料进行配给。限定国庆厂长的自主权。 「三位一体」体系
- 农村:
- 统购统销: 实现农产品剪刀差,以农补工,增加资本积累
- 合作化运动: 规模化
- 1953-1954, 互助组
- 1954开始推行初级合作社, 20-30户, 分红和算工分, 自愿原则
- 1956-1957, 高级合作社,150-200户。入社自由
- 1958, 人民公社, 禁止退出
- 1959出现农业危机,已经三年自然灾害
- 1962退回到初级社模式
- 197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农业科研: 袁隆平杂交水稻
- 地区性粮食自给自足
- 城乡隔绝的供给制度: 城乡户籍制度限定人口转移到城市,而城市并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通过这种制度将农民锁定到农村,避免城市的动乱
- 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当时的生产要素的矛盾的解决:
-
1959-1961农业危机的传统解释: 3000万人饿死
- 自然灾害, 可能性比较低,而且三年持续的自然灾害也少见
- 人祸, 公社书记、社长没有农村工作经验
- 公社导致激励的下降, 但是无法解释早期的合作社生产力的提高
-
退出权假说, 博弈论
- 由于早期存在退出权,所以消极怠工存在『退出』威慑,所以积极性得到客观监督
- 而后期没有退出权,所以农业的消极怠工存在监督成本高的本性暴露了,导致激励不足
- 农业是存在规模经济,但是农业天然存在监督困难的问题
- 退社自由一方面对努力干活的人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权利, 另一方面对偷懒的人来讲也是一种实值的威胁
- 生产率的提高都是在退社自由的时候,下降是在退社不自由的时候
-
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
- 重工业有限发展,无疑对军工和卫星等是成功的;但是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非常有限,尤其是农村。同时生产效率也比较低下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 日本、亚洲四小龙,东亚奇迹
- 关键词: 要素禀赋结构与自生能力, 比较优势战略
-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
- 文化决定论, 儒家文化的勤劳、节俭、教育、投资
- 冷战的影响, 冷战带来了美国扶持, 这个确实是事实, 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而且无法解释东亚的菲律宾为什么发展失败。古巴的卡斯特罗
- 市场经济说, 归结于东亚都奉行市场经济体系。 但是实际上, 政府在这些经济体做了很多干预, 比如日本的通产省定向扶持,台湾也有类似的做法。
- 政府干预说, 和市场经济说恰好相反。解释不了中国、印度等经济体早期发展
- 外向型经济说。因为出口导向的政策, 便于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 但这个外向经济是成功的结果,否则如果是原因的话,可以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来实现
-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 自生能力: 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 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 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下, 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 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 显然, 重工业在早期的这些经济体和中国都不具有自生能力, 必须要接受政府保护和补贴
- 单产品经济中的技术选择: 如果政府不干预, 企业在竞争的市场汇总,为了生存和盈利, 应该会选择和其要素禀赋情况相适应的技术。如果劳动力便宜,那么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代替昂贵的机器, 相反资本便宜则会投资更多的设备来代替人。
- 单产业经济中的产品技术选择: 要利用比较优势来发展。在资本很贵的时候,发展重资本投入的产业模式是不显示的。
- 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 假设美国资本多人少,中国人多资本少。那么在美国发展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而在中国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具有比较优势。
- 自生能力: 指在一个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 一个正常经营管理的企业, 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下, 在不需要外力的扶持保护下, 即可预期获得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
- 最优产业结构与政策性负担: 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特性的产业结构, 就是最优的产业结构
- 如果想要真正提高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 就必须从改变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入手, 也就是改变资本和劳动力的相对丰富程度, 提高每个劳动者平均占有的资本。
- 如果企业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那么就需要政府负担一部分补贴成本,「政策性负担」。有些时候实际上时必须的。例如,日本生产大米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为了保证粮食安全, 就要对其进行大量的补贴。其他措施包括贸易壁垒,比如美国想发展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就可以通过贸易壁垒(实际上美国正是这样做的)
-
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 18-19世纪的掠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 提高这个国家每一期生产的剩余和剩余作为累积的比例, 减少消费
- 比较优势战略的基本思路: 发展比较优势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 累积资本,改善要素禀赋结构 -> 发展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 所谓的东亚奇迹的增长因素实际上是按比较优势发展的内生必要条件或结果
-
比较优势战略与市场机制
- 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是俺比较优势战略发展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 政府在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 发达国家只要做到最小的政府就行。 对于发展中国加来说, 并不是最佳的, 需要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 即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
- 收集信息
- 协调, 产业配套, 完善金融市场, 劳动力教育水平提高, 基础设施
- 企业外部性补偿, 对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给予补偿, 政策优惠,税收优惠等
- 几个问题
- 为何重工业有限发展在德国取得了成功, 因为德国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跟中国不一样, 德国的人均收入已经是最发达国家英国的60%, 但是资本动员能力低,所以通过「铁血」政策扶持重工业发展, 克服重工业投资在金融方面的困难。所以,实际上德国正是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
- 人均收入与汽车产业政策的成功或失败: 比较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国发展汽车产业。日本发展汽车产业时,人均收入是美国的40%,发展汽车制造已经有比较优势了,而中国印度则不具比较优势, 而韩国当时人均收入只有美国20%, 比中印好,但是比日本还是差很多,所以韩国汽车比较优势不显著, 韩国的汽车产业需要政府的保护和国内市场的补贴
- 同样的产业政策在不同的国家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就是作为政策制定背景的要素禀赋结构或者比较优势所决定的。实际上,我认为国内的非一线城市的发展,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要有限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 比较优势与出口导向: 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必定能出口到其他国家
- 中国重工业最终靠的是农业的剪刀差将农村的剩余转向城市发展工业
- 问题
- 推行比较优势是否会永远落后?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发展中国加在追上发达国家之前,增长速度会高于发达国家,最终可以赶上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也有创新,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已经淘汰或者因不符合比较优势不在生产的产业。比如中国的摩托车产业已经是世界领先
- 在技术引进的时候,需要根据劳动力禀赋结构进行改造,发展中国加可以用一定的劳动力代替机器的部分功能,实现技术引入成本的降低,并降低总体成本,还能提高就业。三笑牙刷
- 在某些领域差距很小了,而发达国家有不愿意转让,那么对这部分技术攻关就非常有利可图
- 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加的比较优势? 通过外资流入改变要素禀赋结构, 外商在盈利约束下,就不会再发展中国家采用发达国家相同的资本密集的技术。另外因为投资风险等问题, 这些因素决定了外资很难根本改变
- 如何看待克鲁格曼对东亚经济增长的批评? 《亚洲奇迹的神话》认为东亚增长主要来自要素的投入, 而没有索洛剩余式的技术进步,所以认为增长不可持续。李光耀反驳, 认为东亚国家也是有技术进步的, 发达国家的剩余靠的是自主研发,研发成本没有倍计算在投入要素中,因此就表现为剩余。而发展中国加主要通过技术引进,计入了资本投入成本中
-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 波特在90年代提出竞争优势理论, 提了四个要素: 生产要素价格, 市场规模, 产业集群与分工, 市场竞争程度。 作者认为因果部分,四个因素只有两个是独立的,第一个是比较优势, 第二个是市场规模。其他因素都可以由这两个因素推导出来,是这两个因素的结果
-
个人观点, 其实比较优势这个对个人的发展也一样。在早期, 个人具有的资本量很少,所以用劳动换工资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而这个过程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资本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用资本来创造收入更具有比较优势。作为一个发展中个人,我们也需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劳动力机会成本低的优势努力工作),不断累积资本,改善要素禀赋结构(即工资收入和资本收入的比例),实现个人升级(财务自由)
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
- 凡是以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为知道进行改革的国家都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中国自己摸索出以双轨、渐进的方式进行的改革,虽然曾被认为是最糟的改革模式,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 改革的进程
- 1978年采用双轨渐进的方式进行, 而没有采用东欧和苏联按照现有经济理论主张的休克疗法
- 实事求是
- 改革前的农业制度、政策和绩效
- 改革的措施与结果: 提高农产业收购价格, 回复市场, 降低生产对规模允许包干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论:
- 农民将粮食生产转向其他农产品生产,才造成1984-1987的粮食产量下降。
- 结论是搞对了,是农村改革最大的成就, 但是存在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
- 改革后的相关问题
- 粮食安全域政策选择:
- 农业用地数量下降
- 人口对粮食需求的增加
- 对肉蛋类需求的增加,会进一步增加粮食的消耗
- 中国粮食问题一直被「中国威胁论」作为论点
- 解决方法
- 市场自由化和价格机制
- 农业科研
- 进口, 国内更多发展人口优势的农业, 土地密集型农业不具有优势。蔬菜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将进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 三农问题: 农村、农民与农业问题
- 农村真穷, 农民真苦, 农业真危险
- 改变基础设施, 提供灌溉
- 产业结构调整, 推广高附加值的农产品
- 农产品不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得了两个基本特征: 收入弹性低, 价格弹性低。谷贱伤农
- 解决之道,减少农业人口, 将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剩下的农民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城市需要增加就业机会, 知青上山下乡就是因为城里没有就业机会
- 统一市场和地区差距的解决: 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东部地区减少发展农产品,而应该发展就有比较优势的工业, 而应该改成中部购买粮食。各地都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 在农产品限价是, 东部对西部农产品购买的越多, 就会增加西部对东部的补贴, 拉大东西部地区差异。当前政府对主要农产品和矿产品的价格还有所控制
- 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异, 必须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消除要素价格的扭曲
- 粮食安全域政策选择:
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
- 城市工业部门改革(1978年):
- 问题:
- 结构不平衡: 短缺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 协调问题: 不同地区刚才调度
- 低激励
- 改革前的解决方案:
- 结构问题由重要调整, 效率低
- 权利下方, 解决协调问题。容易出现「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
- 通过政治动员提高激励, 劳动模范
- 改革后的解决方案:
- 基本一致
- 激励机制加入了物质利益的作用
- 改革的进程
- 厂长、经理拥有自主权
- 有计划单轨制变为计划和市场双轨并存的价格和配置体系,国家计划必须的份额, 计划外的实行市场供需决定。随着改革逐渐推进,最终并到市场一个轨
- 问题:
- 微观经营机制改革
- 建立激励机制:
- 利润留成,用于发福利。问题,国家效益减少了,因为缺乏企业监督,让企业谎报收益
- 承包制:缺乏惩罚,相当于国家兜底亏损,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 明晰产权:产权不清晰,没人关心资产增值保值。私有化还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 建立激励机制:
- 价格双轨制
- 渐进改革
- 问题:腐败问题,矿产资源税费低
国有企业改革
- 国企没有自生能力,休克疗法会导致国企快速挂掉,造成社会问题。因此,要进行渐进改革。
- 国企的财政拨款 -> 国企的银行贷款 -> 国企盈利能力差 -> 银行坏账 -> 国企上股票市场
- 国企的问题在于 委托-代理 问题,通过市场化改革,利用市场竞争解决信息不对称,可以为国企管理者设立合理的目标。可以通过行业平均利润来评价经理人的行为和能力。
- 政策性负担,国企招了太多人,造成了冗余